旺旺文学馆>科幻>抗战:大部队先走,我来断后 > 第187章 也不能总是无私奉献
     

    小鬼子一撤,八路军也立即趁着夜色撤了。

    三个团,4000多人,连夜北上,在冀东独立团的掩护下,从北岭关越过长城进了桂云山。

    李福生没办法,只能给陈政委发了电报,请求支援。

    派部队到冀东接应,可能性不大,只能求助。

    蓟辽支队一撤走,当天晚上,又是一声令下,民兵、游击队连夜返回各乡村。

    主力团没有撤,一团、四团进了排水湾,二团、三团到了芦花湾。

    五团直接从津东陈小庄进入津北七里湖,两天后在独立团的接应下进入桂云山。

    虚虚实实,周边据点的小鬼子是眼睁睁看着几千八路军跑进了山。

    等小鬼子反应过来,津南已经恢复了安静,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小鬼子上下几级军官都傻了,八路军这是做什么?

    经过讨论,这就是最终的计划,接应蓟辽支队,同时补充兵力。

    都是一家人,没有什么舍不得,五团3000多战士补充给了蓟辽支队。

    几天后,在芦花湾,军区抓紧时间对部队做了一次大调整。

    经过上级批准,雷战任津南支队副司令员,朱大有任津南支队参谋长。

    从津南支队,抽调二团、三团组建津北支队,相机进入津北区域作战。

    桂蓬洲任津北支队司令员,杨以山任津北支队政委,石龙任津北支队副司令员,崔汉林任津北支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,魏东任参谋长。

    三个支队形成倒三角,特别是津北支队和蓟辽支队,能够东西呼应。

    他们又跟冀东支队形成了正三角,也是一个相互支撑的一个局面。

    好像一个菱形,可以活动,能变长,也能变短。

    甚至能变成一条直线,也能缩在一起。

    给总部的汇报中,李福生就是这样的说法,把几位首长都逗乐了。